设计网页时在布局及排版方面有困惑的设计师可以看看-尊龙凯时官方网址

author: chris song

近十年来,互联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然而它其实一点也没变。如果看看10年前,我们会发现大批网站都有一套通行的排版模式。页头、页脚、侧边栏和内容区域,构成了这种直截了当的布局。这是人们预期中的网页排版。同时期macromedia flash的兴起,引领其他排版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。布局不必再拘泥于固定格式。当然,随着flash的衰退,这种方式也稍稍淡出……


我说稍稍,是因为它如今又卷土重来了。假如你研究一个流行的作品集网站,里面展示了当今的网页设计。毫无疑问,你会注意到网页的基本结构千变万化,根本没有固定形态。它可以伸缩变化成任何所需的东西。我认为这是响应式网页设计带来的最棒的副产品。事实上,新的准则,就是根本没有固定准则。


综上所述,我们能观察发现几种重大的排版设计趋势,能够代表我所理解的非常规布局。说它们非常规,是因为它们并不严格遵循某种准则或既定体系。但这种趋势的例子,即使没有几百,我也能找出几十个,归入这几类中。


这一期,你会看到有趣的非常规排版趋势大杂烩,希望它能给你带来启发,帮助你构思网页设计的基本结构。



第一,屏幕切割布局


屏幕切割的方式有水平切割和垂直切割,基于多种浏览设备的特性,目前采用垂直切割屏幕的网站居多。我们通过对大量

这一类型网站的研究和对比,甚至查阅代码研究,这么做有很多原因,归纳起来大概有2点。


原因之一,有时候在一套设计中,的确存在两个同等重要的主体元素。网页设计的通常方法,是按照重要性给内容排序。

然后重要性会体现在设计的层次和结构上。但是假如你就是要推广两样东西呢?这种方式,可以让你突出两者,并让用户迅速在其中做出选择。


原因之二,有时你要表现出一种重要的两重性。以eight and four网站为例。他们在此要表达的是,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来自植根数字领域,还有多才多艺的员工。这两点成就了他们。通过屏幕分割来表现这一点,是种令人愉快的方式。







注:随着网站需求的变化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,部分这些网站已改版。


第二,去界面化


懂得网页基础知识的学者都知道,网页设计中的主要元素就是容器元素:方块、边框、形状和所有类型的容器,用于将内容从页面中分离开。


想象一个古板的页头,元素刚好容纳其中,与内容分隔开。如今的一项普遍趋势,就是去除所有这些额外的界面元素。


这是种极简主义的方式,但它更进一步,带来一些有趣的转变,让视觉更加聚焦。


下面这个是来自日本的案例。网站展示的产品本身也是极简主义经典款。他们把页头和页尾的概念统统去掉了。反而更像一个交互式杂货摊。从左向右的排列,就基本完成了内容层次的排布,有助于让排版更加直观。用于分隔导航和内容的界面就不需要了。取而代之的是漂亮的产品惊艳全场。



再看下这网站,可以发现,移除任何感官上的页头和页尾后,内容得到了极大的强调。你会先看到公司名称,然后是关于他们经营内容(和场所)的清晰描述,而不是先看到页头。之后才是主导航。让用户浏览之前先重点强调品牌,这个方式太棒了!它造就了优美的视觉流程。有趣的是,当你滚动页面时,页头和界面才出现。美观且有效的排版,这种模式的运用颇具启迪性。



第三,基于模块或网格


这一类网站是建立在模块化或类似网格的结构上。在这些设计中,每个模块都力图根据屏幕尺寸伸缩调整。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新的方式,不过响应式网页设计让它变得更加有用。它暗示了一种自适应布局模式,可以像搭积木一样,由各种模块组件创建而成。


下面这个案例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。整个设计都是响应式的。随着屏幕尺寸变化,每个模块都改变尺寸来适应空间。均匀划分屏幕使得设计更易于适应。他们还(在大屏幕尺寸中)引入一些元素来打破模块界限的束缚,这是画龙点睛之笔。




下面这个案例更劲爆了。它也包含了模块化的方式,让他们能够根据需要轻松增减内容。但此处还有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在发挥作用,之前的案例是没有的。模块通过尺寸变化,来反映其重要程度和在各层级中的地位。这类模块化的布局方式存在一种风险,它使每样东西尺寸都相同,这意味着无法强调任何事物。相反,这个案例还是清晰地突出了主要元素。





第四,一屏以内


还有这一类网站采用这样的方式,让设计完全在一屏内展现。这是响应式设计的一个分支,因为它会适应屏幕尺寸。不过在这个绝佳案例中,整个设计的适应方式完完全全吻合屏幕,没有产生滚动条。没有滚动,意味着内容必须极度聚焦,而且要建立清晰的内容层次。我发现这些网站的聚焦能力和清晰程度,令人耳目一新。














激动人心的互联网媒体,需要我们一起去造就。实际上当今的网页布局及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多彩,但基本上也都是在这四种形式之间,有些可能还根据需求同时具备其中几种类型的特点。平时我们多看,多积累,多借鉴,一定可以做出更符合顾客心意的经典案例来。


引用别人一句话“设计做不好,因为看的少”。加油,伙计们!


相关阅读


网站地图